Proton收购Standard Notes,深化其隐私产品组合

总部位于瑞士的Proton,是端到端加密(E2EE)网络邮件ProtonMail和其他应用背后专注于隐私的公司,收购了于2017年成立的记事应用Standard Notes。通过应用E2EE,它向30万多用户提供同样强大的隐私承诺。

Proton在宣布此举时强调了双方的“共同价值观”,包括使用E2EE;致力于开源技术;以及两者均没有依赖风险投资推动增长。

E2EE被视为安全技术的黄金标准,因为服务提供商不持有加密密钥。这意味着他们从技术上无法解密用户数据,将用户的内容安全地保护在“零知识”架构之后。换句话说,您无需信任服务提供商不会窥探。

通过将Standard Notes纳入其应用系列中,Proton将深化其与一群关注隐私的用户群体的联系,提供额外的交叉销售机会,并增强其应用生态系统的实用性。

记事应用填补了Proton当前产品线中的一个明显空白。

Proton将其旗舰E2EE承诺应用于包括电子邮件、日历和云存储在内的一系列产品。此外,它还提供VPN服务。去年,它推出了自己的支持隐私和反审查的CAPTCHA服务,以进一步补充其产品,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记事应用。

该双方“以社区为中心”的关键策略之一是通过付费用户有效地补贴免费用户,旨在支持更广泛的产品访问。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使用情况,但Proton的发言人表示,不到四分之一的Standard Notes用户已经是Proton用户。因此,还有交叉销售和进一步社区建设的空间。

Proton表示,Standard Notes应用程序,可用于移动设备和桌面,将保持“开源、免费可用和得到全面支持"。

它还暗示Standard Notes的价格不会发生变化;其新闻稿明确指出,现有的五年订阅“将继续受到尊重”。

Standard Note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o Bitar在一份声明中谈到了共同使命的意义。他写道:“在过去的七年里,我们在Standard Notes致力于创建一个人们可以自由思考和书写而不用担心有人在暗中窥视的空间。在如今互联网上,这种自由是极为罕见的,也是我们希望永远保护的东西。”

“为了使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很高兴能与Proton合作 —— Proton是为数不多的与我们理念相符的组织之一,不仅以使命驱动,而且是开源的,自给自足的,以及以社区为中心的。在Proton,我们找到了一个与我们致力于保护隐私的高度聚焦的合作伙伴。”

Proton成立于2014年,但Standard Notes是它收购的第二家公司。相反,它大多集中于自主开发产品,以扩展其产品范围和增加使用量(一年前宣布用户数量超过1亿)。其中包括建立在其首次收购——电子邮件别名初创公司SimpleLogin的基础上,并于今年6月开发和推出全功能密码管理器应用Proton Pass。

在那种情况下,Proton依赖其收购的SimpleLogin团队大部分进行产品开发。因此,该公司显然不排斥用户获取和其他基于整合的增长机会,只要看到足够的理念重叠以及加深其技术库的机会。

将Standard Notes整合到其旗下后,Proton希望重复这一策略,表示希望Standard Notes团队能够“对现有和未来产品的创造和改进作出关键贡献”。更广泛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进“构建隐私为默认的更好互联网”的共同“使命”,如其新闻稿中所述。

“这项交易是一项战略决定,旨在通过推出安全、易于使用、私密的产品,让任何人都能访问,使用户受益,”Proton写道。“Standard Notes和Proton的工程师们将立即开始合作,确保他们的综合技能和经验尽快为用户带来成果。”

Proto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y Yen确认各自的应用使用不同的加密方案。“但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他告诉TechCrunch。“在以后的某个时候,我们可能会使帐户可以互通,使Proton账户也可以登录Standard Notes,反之亦然,就像我们与SimpleLogin一样。”

当被问及不依赖用户数据利用的隐私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时 —— 面对主流技术在数据挖掘方向上仍在继续发展的背景下 —— Yen强调隐私初创公司需要长期思考,并采取勇气的行动。

“与大型科技公司竞争可能是当今最困难的商业挑战,因为技术巨头采用不公平和滥用手段阻碍竞争对手,”他说。“尽管最近的行动,例如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或美国司法部针对苹果的诉讼,可能最终会使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但这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但不会立即产生影响。”

“这意味着今天挑战这一挑战可能有点疯狂,唯一长期实现的方式是出于正确的原因去做。目标不能是短期或甚至中期的财务结果,因为这些可能难以实现。相反,您需要足够使命驱动来在极其困难的长期竞争中存活下来。”

并没有透露收购的财务条款。